临时支部不临时 前沿堡垒显担当——中山大学“临时党支部建设模式与机制工作探讨”党建工作坊顺利举办
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校党委关于党的组织建设工作部署,校党委组织部在“三校区五校园”建立党建工作坊机制,旨在搭建基层党建工作队伍学习交流和培训平台,提高基层党务工作者的政治素养、业务水平和履职能力,着力构建高质量的党建工作体系。党建工作坊按校(园)区定期开展活动,结合当前的形势任务每次确定一个活动主题,由校党委组织部专职组织员负责协调安排。工作坊原则上由二级党组织承办,各二级党组织党务秘书、专职组织员和部分党支部书记(委员)参加,根据活动主题邀请相关二级党组织负责人参加。
3月22日下午,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党建工作坊第4期(总第16期)在“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上顺利举办。本期党建工作坊由学校党委组织部主办,由大气科学学院党委承办,以“临时党支部建设模式与机制”为主题,探讨如何发挥临时党支部在重大攻关和重大任务中的政治保障和战斗堡垒作用。学校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杨晓萌,珠海校区管委会主任漆小萍,广州校区及珠海校区部分二级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刘洁予、部分专职组织员,以及相关党支部书记、党务秘书等共计32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大气科学学院副院长、海洋科学考察中心主任于卫东教授主持。

大气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郑慧同志首先作“大气科学学院关于‘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船航次临时党支部建立的探索与实践”主题报告。她以“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船的建造历程、功能定位、运行机制为背景,介绍了在航次上建设临时党支部的重要政治功能和组织保障作用。她表示,学院党委不断探索关于推动临时党支部建设的思路,形成一系列有高度、有深度、有力度的临时党支部建设举措,初步构建以规范组织建设、丰富组织生活、强化思想引领、提高工作效能等四个着力点为抓手的运行机制,通过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重要论述的专题学习交流会、海上图书馆建设、摇摆课堂等活动,有力将“支部建在科考船上”,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党旗插到深海大洋、把党的战斗堡垒建设在科研一线,确保党建方向无“偏差”,党建行动无“时差”,党建成效无“落差”,为海洋科考保驾护航。截至目前,已有八个航次(段)临时党支部先后在“中山大学”号科考船上顺利组建并开展工作。

在经验介绍环节,大气科学学院海洋科考中心党支部书记杨清华教授作了工作汇报。他指出,当前支部品牌建设主要体现在积极探索“党建+深蓝”模式,三个维度深度融合,打造支部工作亮点。一是“党建+航次”:着力推进“支部建在航次上”;二是“党建+科普教育”,充分发挥支部团队优势和“中山大学”号科考船人才培养功能,培育蓝色情怀;三是“党建+人文关怀”,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随后,南方海洋实验室海洋科考平台执行负责人张小波同志分享了“中山大学”号科考设备海试验收航次临时党支部工作的心得体会。他认为,临时党支部的建设,在航次上有效发挥了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助于增强团队凝聚力,增进参航队员集体荣誉感和协作精神,有利于防范海上风险、应对海上紧急任务,保证了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工作交流环节,参会人员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临时党支部建设的探索和经验进行深入交流。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张照同志介绍了学院立足专业特色,在本科教学暑期野外临时党支部建设工作中深化“五育并举”的成效。她强调,学院党委要统筹规划,细化任务要求,注重动员提升成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师生深度参与及交流互鉴,确保学习实效,推进临时党支部工作落地落实。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李云同志介绍了核电站实习期间的党小组建设的经验及成效,提出以党委行前指导、及时建立党小组、开展政治学习和实习交流、组建学习互助小组、为群众做实事为重点环节的实习基地党小组建设模式,充分发挥党小组的思想引领作用,保障实习任务的圆满完成。附属第五医院党委书记苗伟同志以“抓好临时党支部建设 保障重大医疗任务高质量落实”为主题进行了经验分享。他表示,临时党支部在疫情期间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确保医疗救治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他强调,建立临时党支部要规范支部设置,选优配强支委,加强建章立制,增强底线意识,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按时保质完成。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林伟庭同志围绕学习同步开展、活动同步参与、机制同步构建、工作同步推进“四同步”以及思想引领融合、机制创新融合、人才培养融合“三融合”,重点分享了“中山大学极地”号维修改造临时党支部在促进院企合作、校企合作,推动极地号破冰船维修改造工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接着,专职组织员王尔新同志以“临时党支部建设模式与机制探讨”为题进行了工作辅导。他指出,设立临时党支部是党把“支部建在连上”光荣传统的赓续,他通过比较的视角,分析了临时党支部与正式党支部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和改进临时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建议,以更好地发挥临时党支部在承担专项工作、课题项目、科学实验等急难险重任务时的战斗堡垒作用,为任务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与会同志围绕学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实践与探索、队伍建设等方面内容展开交流。漆小萍同志认为,学校各二级党组织对临时党支部建设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和独特的经验,可以进一步进行理论深化和规律总结,成为提升党建质量的有力支撑。刘李云同志提出了关于学生外出实习期间临时党支部、党小组的规范设置和有效管理的思考。大气科学学院海洋科学考察中心副主任吴海铭同志分享了科考航次期间,临时党支部带领技术保障小组在面对恶劣天气时及时攻坚克难抢修损坏设备的亲身经历。



在点评环节,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党委书记陈险峰同志认为,本次党建工作坊的选题很好,与会人员围绕主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讨,是一场干货满满的“思想盛宴”。他指出,临时党支部在促进党员学习教育、优化具体管理方式、保障任务顺利进行等方面的确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通过参加党建工作坊,在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经验的基础上,也激发了他希望在本学院推广“把支部建在田野上”的工作思路。最后,他提出希望未来可以加强与“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船平台的交流合作,加强学科交叉,共同推动党建工作和学科建设的融合发展。

杨晓萌同志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本期党建工作坊选题新颖,主题鲜明,议程丰富,与会人员讨论充分,达到了预期目标。她认为,在大家所介绍的临时党支部在承担各类急难险重、攻坚克难任务时所发挥出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充分表明,学校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发挥是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是有威信并获得充分信任的,学校师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是有效的。她表示,党委组织部将长久地举办好党建工作坊,为学校党务工作者搭建交流学习平台,及时凝练推广学校党建工作的亮点,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为深入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贯彻落实好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各项工作部署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