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空中生命线,打通海上救援最后一公里!
——“中山大学”号顺利开展多方海上救援演习
1月24日,中山大学海洋科学考察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交通运输部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联合开展海上联合救援训练。海洋科学考察中心船舶-岸基管理中心现场指挥团队由海洋科学考察中心与船舶管理公司厦门国贸海运有限公司岸基管理人员组成,海洋科学考察中心副主任吴海铭担任总指挥。本次训练采用“实战训练+现场直播”的方式进行,学院副院长于卫东教授出席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会场观摩指导。


本次演练模拟“中山大学”号科考船执行航次期间突发紧急事故。突发情况发生后,金德飞船长第一时间向船舶岸基管理中心汇报现场情况,同时联系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值班人员报告船舶位置坐标、风险、海况等信息。船舶岸基管理中心接收到海上情况后,随即启动安全应急程序,多方联系协调紧急救助。



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接到险情信息后,立即启动应急反应程序,紧急投放医疗救援力量,并成功将伤员转运至中大五院救治。与此同时,中大五院开启绿色救治通道,医务人员在停机坪等候随时接诊。在多方合作共同努力下,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行动圆满结束。



自科考船入泊母港以来,中山大学海洋科学考察中心时刻强调将安全工作作为首要任务,不断建立并完善科考船安全管理体系,全力保障船员与科考人员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为科学考察保驾护航。加强体系运行核查力度,定期通过现场演练检验船舶安全应急处理机制的适用性和操作人员应急反应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联合演练是中山大学海洋科学考察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和交通运输部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紧密合作,探索建立“中山大学”号科考船海上快速救援通道的一次成功尝试。联合演练完美呈现了专业化、高水平、协同默契的救援流程,得到省卫健委应急处、珠海市卫健局、珠海金湾海事处等领导的高度评价。
中山大学海洋科学考察中心将全面回顾、认真总结此次演练的先进经验,形成科考船安全体系闭环,筑牢海上作业与学生科考实训安全防线,为前沿科学探索与人才培养提供更坚实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