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协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成功举办

稿件来源: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公众号

中山大学作为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以下简称“大洋协会”)的成员单位,于建校百年之际,在大洋协会及其他理事单位的支持与协助下,成功举办了2024年六八世界海洋日深海发现之旅暨“海洋十年”进校园活动。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团结积聚行业力量,推进深海大洋科普事业的高质量发展,2024年8月28日至29日,海洋科学考察中心承办了大洋协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旨在更好地总结活动经验,提升科海洋普工作的质量,主动谋划海洋事业的未来发展。

会议开始,我院副院长、海洋科学考察中心主任于卫东教授和我校科学研究院基地处副处长许桂生分别代表大气科学学院和中山大学对于承办本次大洋协会高质量发展会议表示欢迎和大力支持,希望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大洋协会在各领域的广泛合作。

于卫东教授发表讲话

许桂生副处长发表讲话

 

大洋协会理事长张占海就如何打造高质量科普平台进行发言。张理事长高度评价了本次六八世界海洋日活动具有很好的社会公众参与,在院士大讲堂、对话首席科学家和杰出青年科学家沙龙等环节都有创新,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影响。他提出,打造高质量科普平台,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充分发挥自媒体的功能,提高科普教育的宣传范围和力度。同时,协会还提出了统筹国内深远海和大洋科考资源和力量,推进大湾区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设想。

张占海理事长发表讲话

 

研讨会上,多位科普专家围绕科普宣传的方式创新、科研科普事业发展与公众参与的融合、科普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等方面的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他们分享了各自在科普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其中,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宽科普传播渠道、开展互动式科普活动增强公众参与度、加强科普资源的整合利用、构建海洋科普生态体系、推动科普活动国际化等观点得到了与会学者的高度认同。

参会专家围绕科普工作发展进行交流讨论,现场气氛热烈

 

同时,各单位还就2024年六八海洋日活动开展了总结,并对2025年的海洋日主场活动展开了探讨与规划。

 

此次科普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山大学在海洋科普工作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海洋科学考察中心将在学院、学校及大洋协会的指导下,与协会各理事单位通力合作、相辅相成,利用好科考船这一科普平台,通过不断创新科普内容和形式、加强科普教育与公众参与的融合、整合与共享科普资源等措施的实施,提升科普能力及素养,推动我国深海大洋科普事业进一步发展。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