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湾区发展 打造大海洋学科群人才高地
——“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获评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
2023年末,海洋科学考察中心成功推进“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申请工作,目前已拟认定为2024-2028年“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此前“中山大学”号已成功申报珠海市科普教育基地。
随着2021年设计排水量6848吨的国内最大最先进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科考船的交付以及中山大学“海洋科学考察中心”的成立,中山大学海洋科学科普教育工作就拥有了一大特色平台。如何依托“中山大学”号科考船这一特色科普资源,进一步发挥“中山大学”号的科普教育和人才培养功能,服务社会,把“中山大学”号打造成支撑人才培养的“海上移动课堂”,打造具有中大特色的科普教育基地成了当务之急。

一、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多渠道育人创新探索
现场实景教学,增强理论认知
2022年教学、科普相关登船单位达1000人次,2023年1800余人次。涉海院系专任教师组织学生团队登船研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科学兴趣,厚植海洋情怀;校内文理医工农艺院系积极组织师生团队登船学习,在大国重器前教育青年学子心怀“国之大者”,勤学苦练笃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海上科考实习,提升技能本领
为推动涉海专业人才培养,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进涉海高校科考与实习联盟建设,中山大学海洋科学考察中心充分利用科考船现有的锚地计划或返厂维修计划,为国内高校涉海专业本科生提供参加实习航次的机会。
2022年8月1日-21日
2022年8月,中心依托“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船组织开展了为期四周的暑期科考实习课程。该课程包含线上培训、海上实习、报告撰写三部分,按照海洋气象、物理海洋、海洋遥感和海洋生物四个专业方向设计,共有来自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河海大学和中山大学的63名本科生参加。
2022年11月28日-12月4日
2022年11月28日-12月4日,执行国防科技大学学生实习航次,完成了国防科技大学海洋学院54名学子的科考实习培训。
2023年7月6日-7月13日
2023年暑期实习航次包含上海-汕头及汕头-珠海两个航段,共邀请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兰州大学、河海大学和中山大学的87名学生参加。




课程资源拓展,强化知识积累
海洋科学考察中心通过海洋网课,打开海洋学科教育数字化新空间。与广州电视台合作拍摄了“梦起深蓝”系列纪录片,《科学大求真》、《科普大讲坛》、《我身边的科技大咖》等系列科普节目,2023年录制了4期海洋网课,科普浮游生物、海底地形地貌、沉积物等海洋知识,为学校课堂教学及公众科普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资源。


二、凝练研学精品项目,促进粤港澳人才合作培养
在教育部“内地与港澳高等学校师生交流计划”的精品立项项目支持下,与澳门大学合作,连续两年开展中山大学-澳门大学大科学平台“中山大学”号科考船研学活动,两校60余名师生参与。同时积极配合学校每学期组织港澳台新生登船研学活动,两年来80余名港澳台学生参与现场实践教学。

